心得体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心得体会>正文

“三件大事”成就千年小康梦

作者:张瑞敏     来源: 马克思主义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在我看来,这三件大事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接续奋斗迎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又经过十年的卓绝苦干,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千秋伟业。这是丰碑永铸,彪炳史册、影响世界的历史性大事件、是可歌可泣的时代丰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一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终于在百年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在我们的新时代、在我们手中变成了现实。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天起就立下的初心与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流血牺牲、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向贫困开战,一路披荆斩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走上了“富起来”的发展快车道,告别了普遍贫困。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勇敢走向市场经济,继续走在反贫困的大道上,带领中国实现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进入21世纪以后,在胡锦涛同志的主持下,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措施成为政策主调,反贫困事业又进一程。至此,中国有6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取得了“当惊世界殊”的骄人成就。

然而,伴随着改革步入深水区、国内外日益显明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扶贫所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为艰巨繁重: 截至2012年底,我国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率仍然高达 10.2% ,现行贫困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还有 9899 万人,且多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深度贫困者。贫困人口不仅规模总量庞大、还呈现“大分散、小集中”普遍性贫困转变为区域性贫困的分布格局;贫困个体存在着发展能力差、发展渠道少、“造血”意识弱等特征。同时基于自然因素、市场风险、社会和家庭变故等多维要素而诱发的致贫返贫现象在增多,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脆弱性特征明显,传统粗放型扶贫方式效应递减,项目安排“大水漫灌”,资金使用“撒胡椒面”,帮扶工作“走马观花”,贫困县不愿“主动摘帽”等困境与怪象。这就意味着越往后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能否做到脱贫完胜,是对新时代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挑战。

2012年11月,在党的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担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第一个奋斗目标。那么,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如何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是脱贫攻坚”“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他把消除绝对贫困,确保“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不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习近平总书记心怀对人民的挚爱,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他亲自开启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10年间有50多次国内调研40多次涉及扶贫,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亲自考察了20多个贫困村,从苍山洱海畔到白山黑水边进寨入户看真贫。他首倡“精准扶贫”这一新时代脱贫工作新方略,精辟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实践中形成了“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扶贫路数,构筑起中国式扶贫工作的“四梁八柱”。

栉风沐雨砥砺行,春华秋实满庭芳。2020年,我们终于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6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搬迁。从昔日的贫困大国到今天真正的小康中国,这一历史性巨变得到全国人民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成为新时代这十年以来最鲜明靓丽的时代注脚。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变、驰而不息,用一百年的时间成就了千年小康梦,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上的关键一步。


责编:蓝永丽   审核:潘文君   上传:蓝永丽   发布时间:2022-11-04